新书推荐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吸附去除与生

《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吸附去除与生物降解》

作者:党志等

定价:.00元页码: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ISBN2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石油污染修复技术之吸附去除与生物降解研究的成果专著。全书共7章,在简单介绍环境中石油迁移转化特性及石油污染修复技术与材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作者研究团队在基于吸附原理的石油吸附材料研制和基于生物降解原理的石油降解菌剂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有效控制与修复石油污染水体及土壤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手段。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地球化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石油污染修复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1章石油及石油污染特性3

1.1石油的性质、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3

1.1.1石油及其制品的基本性质3

1.1.2石油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5

1.2石油污染的现状及危害7

1.2.1石油污染的现状7

1.2.2石油污染的危害9

第2章石油污染修复技术与材料11

2.1石油污染的修复技术11

2.1.1水体石油污染的修复技术11

2.1.2土壤石油污染的修复技术13

2.2石油吸附材料及其应用16

2.2.1吸附材料的分类16

2.2.2吸附材料的吸附机理18

2.2.3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20

2.2.4秸秆吸附材料及改性21

2.3石油降解微生物及其应用29

2.3.1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种类29

2.3.2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机理30

2.3.3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影响因素31

2.3.4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利用33

2.3.5石油污染的生物强化修复技术33

2.3.6石油污染的固定化生物修复技术36

第二部分基于吸附原理的石油污染去除

第3章秸秆吸附材料的化学改性43

3.1天然秸秆吸附材料43

3.1.1天然秸秆吸附材料的表征43

3.1.2天然秸秆吸附材料的吸油性能45

3.2脂肪酸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46

3.2.1脂肪酸改性方法46

3.2.2脂肪酸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表征46

3.2.3脂肪酸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吸油性能47

3.3H2O2/NaOH改性秸秆吸附材料48

3.3.1H2O2/NaOH改性方法48

3.3.2H2O2/NaOH改性秸秆吸附材料的表征49

3.3.3H2O2/NaOH改性秸秆吸附材料的吸油性能52

3.3.4H2O2/NaOH改性秸秆吸附材料的组分变化52

3.4苯乙烯接枝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53

3.4.1苯乙烯接枝改性方法54

3.4.2苯乙烯改性玉米秸杆吸附材料的表征54

3.4.3苯乙烯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吸油性能56

3.5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复合接枝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61

3.5.1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复合接枝改性方法62

3.5.2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表征62

3.5.3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吸油性能64

第4章秸秆吸附材料的生物改性67

4.1秸秆材料的生物降解67

4.1.1纤维素分解酶及其应用67

4.1.2纤维素降解菌及其应用69

4.1.3木质素降解菌及其应用70

4.2纤维素分解酶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71

4.2.1纤维素分解酶改性方法72

4.2.2纤维素分解酶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表征73

4.2.3纤维素分解酶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吸油性能77

4.2.4纤维素分解酶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组分变化80

4.3纤维素分解酶与化学方法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比较81

4.3.1不同纤维素分解酶改性方法81

4.3.2不同纤维素分解酶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表征85

4.3.3不同纤维素分解酶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吸油性能89

4.3.4不同纤维素分解酶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吸附机理91

4.4纤维素降解菌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97

4.4.1纤维素降解菌改性及酶活测定方法98

4.4.2黑曲霉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

4.4.3适于黑曲霉改性的吸附材料选择

4.4.4适于改性玉米秸秆吸附材料的菌种选择

4.5木质素降解菌改性吸附材料

4.5.1木质素降解菌改性及酶活测定方法

4.5.2木质素降解菌改性吸附材料

4.5.3木质素降解菌改性吸附材料的特征

4.5.4木质素降解菌改性吸附材料的吸油性能

4.6真菌改性吸附材料的吸附特性及机理

4.6.1吸附材料投加量的影响

4.6.2初始油量的影响

4.6.3吸附动力学行为

4.6.4吸附等温线拟合

第三部分基于生物降解的石油污染修复

第5章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驯化、生物强化及固定化

5.1稠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性能

5.1.1稠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和降解性能研究方案

5.1.2稠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结果

5.1.3环境条件对稠油降解菌降解性能的影响

5.2单菌株原油降解性能的驯化

5.2.1驯化及降解性能研究方案

5.2.2菌株原油降解性能驯化结果

5.2.3驯化菌株的降解性能

5.3高效混合菌群的构建及其降解性能

5.3.1菌群的构建及降解性能研究方案

5.3.2高效混合菌群的构建

5.3.3环境条件对混合菌G8降解性能的影响

5.4固定化混合菌的构建及其降解性能

5.4.1混合菌G8的固定化及降解性能研究方案

5.4.2固定化混合菌G8的降解性能

第6章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原油的降解性能

6.1微藻的分离鉴定与培养

6.1.1微藻的分离鉴定与培养方法

6.1.2微藻分离培养结果

6.2单种藻降解原油性能的初步研究

6.2.1单种藻降解原油性能的研究方案

6.2.2单种藻的原油降解性能

6.3微藻对原油的耐受性能研究

6.3.1微藻的原油耐受性能研究方案

6.3.2微藻的原油耐受性能

6.4单种藻体系生物多态性研究

6.4.1PCR-DGGE研究方案

6.4.2单种藻体系生物多态性

6.5单种颤藻体系的原油降解过程研究

6.5.1单种颤藻原油降解过程研究方案

6.5.2单种颤藻的原油降解过程

6.6石油组分降解菌构建人工藻-菌体系

6.6.1人工藻-菌体系构建及其降解性能测定方法

6.6.2人工藻-菌体系的构建结果及降解性能

6.7人工藻-菌体系降解原油过程研究

6.7.1人工藻-菌体系降解原油过程研究方案

6.7.2人工藻-菌体系降解原油过程

6.7.3人工藻-菌体系生物多态性变化

第7章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7.1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方案

7.1.1修复土壤及材料选择

7.1.2土壤修复方案设计

7.1.3修复效果分析方法

7.2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

7.2.1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结果

7.2.2单菌株的筛选结果

7.2.3正交试验修复结果及应用

参考文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qumeijun.com/qbjc/44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