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析和防治黄瓜的黑星病

黄瓜黑星病是大棚黄瓜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在低温、高湿、弱光的环境下容易高发,危害极大,今天我们重点分享一下黄瓜黑星病。

●黑星病发病部位及症状:

黄瓜黑星病在黄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在叶片、茎秆、果实、生长点等部位均可被侵染,常常有凹陷斑、形状破裂、疮痂状、灰色霉层等典型症状。

(1)叶片染病,初为污绿色近圆形斑点,穿孔后孔的边缘不整齐皱缩,形成星状破裂,且有黄晕。

(2)嫩茎染病,初现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后变暗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长出灰色霉层。

(3)卷须染病,会变褐腐烂。

(4)生长点染病,经过2-3天时间会烂掉形成秃桩。容易与生理性缺钙症状混淆。

(5)瓜条染病,初期流胶,逐渐扩大为暗绿色凹陷斑,表面长出灰色霉层,致病部位呈疮痂状,病部停止生长,形成畸形瓜。

●黑星病的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黑星病的病原菌为瓜疮痂枝孢霉菌,属于高等真菌。病原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种苗也可以带菌传播。

●黑星病高发原因:

(1)黑星病属于低温、弱光、高湿病害,棚内温度低于10度,相对湿度从下午4点到次日10点高于90%,棚顶及植株叶面结露,最容易发病。黑星病对于延秋茬(高温季节)影响不大。

(2)在15度-25度范围内,当低温、高温交替出现的环境下,病害发生极为严重。

(3)病菌在连阴、弱光条件下易感染、发病重。

●黑星病防治要点:

总体来讲,低温、弱光、高湿是黄瓜黑星病的发病关键,环境不改变,用药控制黑星病很难,因此一定要想办法调控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保持植株健壮,避免出现徒长旺长。如果已经出现黑星病我们可以用防治高等真菌类的药剂(如:苯醚甲环唑、氟硅唑、腈菌唑、嘧菌酯、咪鲜胺、露娜森、绿妃等)进行防治。

(仅供参考种植技术共同交流)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qumeijun.com/qbzd/96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