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指导引起雏鸡腺肌胃炎的原因分析

刘军连预约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05/9276668.html

鸡腺肌胃炎广泛发生于各种品种的鸡群,肉鸡、蛋鸡、种鸡等均有发生,雏鸡发病率最高。鸡的发病日龄与发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发病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症状也就越严重,腺肌胃炎的主要症状以腺胃肿大、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消瘦、鸡群整齐度差、大小不一、爪子发白、羽毛蓬乱无光泽、拉料便,粪便呈细条状,“鱼肠子样”或者“烂胡萝卜样”,有的嗉囊有积液等。当前该病在规模化养殖场呈上升趋势,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与种鸡关系腺肌胃炎目前普遍存在的原因,与种鸡有很大关系。目前商品雏鸡出壳后,剖检检查肌胃就会有肌胃角质层溃疡现象,有的达到50%鸡群肌胃有不同程度的损伤。1、主要是种鸡饲养环境恶劣,带鸡消毒不彻底,使霉菌大量滋生进入体内或附着在蛋壳表面;2、另一点就是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超标(特别是呕吐毒素),造成侵害机体导致雏鸡发育受阻;导致鸡体能下降,体内氧化损伤加重引起商品代发育受阻;3、药物、免疫等过强应激造成种鸡体质下降,使商品代鸡雏发育不健全。二、与孵化关系1、孵化时种蛋消毒不彻底,在孵化过程中高温高湿,有利于霉菌的大量繁殖,19日出壳后在出雏器被雏鸡误食,引起肌胃炎的发生;2、孵化室温度与孵化器温度温差较大,在照蛋、落盘时造成胚胎应激较大,影响雏鸡发育,特别是消化系统的发育。3、在出雏器加湿片或内壁霉菌含量较大,出壳后没有及时分拣雏鸡,雏鸡防治时间较长,霉菌会误入体内,造成消化系统发育受阻。三、与胃酸关系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PH值在2-3之间,属于强酸,有腐蚀性。胃酸与食物充分搅拌后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胃酸直接流入肌胃会造成肌胃被腐蚀。1、雏鸡在出壳后到达鸡舍的时间过长,鸡雏出现饥饿状态误食雏箱内的东西及雏鸡粪便,导致腺胃胃液分泌,不通过食物搅拌,直接进入肌胃,引起肌胃灼伤;2、在饲养过程中,饲喂不合理,饮食不规律,造成胃酸分泌没有规律性。有规律的控料、定时、熄灯是降低肌胃炎发生很有效的方案。四、与氧化损伤关系肉鸡生长速度快,利用氧的能力增强同时机体的氧化就会越严重,导致体质相对较弱。这也是在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中与蛋鸡有区别的地方。强烈的应激更会加剧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的不平衡。应激造成机体伤害的第一是消化系统黏膜绒毛系统。在应激的条件下,大量血液回到心脏、脑与肌肉内,造成消化系统消化吸收机能降低,黏膜系统处于缺氧状态,当应激接触后大量血液回到消化系统,造成黏膜氧气过多,这样体内的氧化损伤会加重,消化系统出现溃疡现象,导致肌胃炎发生。五、与饲料关系饲料原料霉菌毒素超标以及饲料成品存放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养殖户没有及时清理料槽、控料导致饲料霉变,从而鸡群采食霉变饲料造成腺肌胃炎。六、与饮水关系水线末端细菌严重超标,水线内壁附着一层黏膜。这主要是由于在养殖过程中频繁的饮水用药,使一些物质如电解质、维生素、糖类等沉积水线内壁,形成一层膜,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提供了营养,其它细菌、真菌、霉菌也极易生长繁殖,从而导致饮水污染,造成鸡群腺肌胃炎、肠炎等。

诚信合作|共谋发展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qumeijun.com/qbbl/100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