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打不打一张图认识细菌,养成良好卫

今天是世界卫生日,相信最近大家都接到了新冠疫苗的免费预约接种通知。

新冠疫苗已经问世6个月以上,针对接种者抗体水平的监测,也没有出现负面问题。不过大家难免还是有一些担心。

张文宏建议,疫苗最好在今年打、尽快打,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接种可能出现拥挤现象。其实只要符合接种条件,没有慢性病、敏感症等接种禁忌,还是早日接种疫苗,一起苗苗苗苗~

不过小朋友们暂时还不能接种疫苗,目前的研究数据有限,暂不支持18岁以下接种。总的来说面对病毒,不管有没有接种疫苗,最重要还是正确认识病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何让孩子认识细菌,养成好习惯?

“病毒”属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一般可以简单分为病毒、细菌和真菌三种。在我们人体的表面和体内,生存有大量的“人类病毒组”,有的可能是新冠肺炎的根源,但也有些在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种“无害的存在”。因此,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来说,生病通常都是偶发性的。偶发性的疾病,有时候也是危险的,特别对孩子来说。我们大人要了解这些微生物的存在、与人的利害关系,才能去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懂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不过,要跟孩子说清楚这件事,很多大人就要抓耳挠腮了,怎么去跟孩子讲清楚这么深奥的问题呢?可以从图画书开始:小敏是一个细菌。它很小,非常小。有多小呢?举个例子,光一个针尖大的小点上、就能附着几百万个细菌。细菌生活在哪里呢?它们无处不在——空气中、你的肠道里、袜子里、小号上、企鹅生活的南极、海底……所有你能想到的地方它们都存在。它们是怎么传播的?用我们的手指,轻轻地摸一下它,然后,再轻轻地碰一下想带它去冒险的地方。是的,这就是细菌传播的途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要强调“勤洗手”的原因。小敏通过我们的手指,抵达了冒险旅程的第一站,到了“牙齿”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牙齿的显微图像特写。在这里,它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名叫小雷。粉色的细菌就是小雷,它是一种球型细菌,称为链球菌。小雷向小敏做了自我介绍,并介绍了它们的工作——“我们正在给牙齿蛀洞呢!”小雷的朋友们说,它们不喜欢牙膏,喜欢甜食。有一个细菌喊道:“给我点儿酸!”画面里的简单的几个话泡,将链球菌的特征和作用告诉给大家:不喜欢刷牙,喜欢甜食,喜欢酸。它们具有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的特点,是主要致龋齿菌之一。当我们吃进去糖或淀粉后,它能在牙面上形成水不溶性的多糖类,牢固地黏着在牙面上,并产生大量酸,使牙釉质和牙质脱钙而造成龋齿。因此,如果我们口腔中的糖或淀粉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就容易引发蛀牙。小朋友看懂了图画,也就会自觉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尽量杜绝龋齿的发生。小雷就是要介绍给孩子认识的第二种细菌,链球菌。它们通常生活在呼吸道、肠道、口腔中。接下来,小敏和小雷结伴而行,来到旅程的第二站。这是什么显微图像特写呢?——这是布的显微图像特写。它们来到我们穿的“T恤”上。在这里,小敏和小雷认识了“阿丹”。阿丹是一种真菌,叫“黑曲霉”。阿丹向小敏做了自我介绍,并介绍了它们的工作——“我们正在让这件衬衫发臭。”阿丹忙来忙去的碎碎念:“恶心,这里有一块干净的地方。”“你能帮我把周围都弄脏吗?”“希望我们不会被洗掉,可以在这儿多待几天。”这么凑近了看,衬衫是一个多么奇怪的地方。难过我们要洗衬衫。孩子看懂了图画,自然会勤换衣物,勤洗澡,保持身体和衣物的干净整洁;平时也不会用手去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不要舔这本书》这本书向小朋友介绍了两种神奇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细菌对我们人类的活动影响非常大,有有害细菌,也有有益菌。细菌的种类非常多。细菌的形状也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我们在书里面看到的是球状和杆状细菌。通过这本图画书的卫生教育,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能够在暂时无法接种疫苗的时期,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好习惯,保护好自己。

戳原文获取《不要舔这本书》,帮孩子养成卫生好习惯,预防新冠保护自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qumeijun.com/qbby/93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