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提”葡萄,别名“红地球”葡萄,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经过杂交培育而得。于年引入我国栽培,主要种植于陕西、新疆、江苏等地,该品种葡萄品质优,产量高,味道好,集食用价值、医学价值、经济价值于一身。
物理保鲜技术
1.低温保鲜技术
贮藏温度与酶活呼吸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低温保鲜是指通过低温抑制病菌滋生从而降低腐烂率的技术。
试验结果表明-1℃的低温环境保鲜“红提”葡萄效果较好,该处理组的“红提”葡萄果实呼吸强度较为缓慢,乙烯变化较为平缓,且果实硬度比对照组要大,同时可滴定酸、维生索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压预冷冷却贮藏环境温度比冷库预冷速度快,试验结果显示差压预冷比直接放置冷库预冷效果更明显,在贮藏到第90天时腐烂率仅为4.36%,但差压预冷处理的“红提”葡萄失重率高于冷库预冷。
由于“红提”葡萄的最适宜贮藏温度为-1~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破坏果肉细胞结构从而促其衰老,而且低温贮藏“红提”葡萄时要与湿度结合,否则葡萄失水会造成干梗、脱粒等不良现象。
2.臭氧保鲜技术
臭氧保鲜技术是指通过臭氧的杀菌原理杀灭果实表面致病菌从而降低果实病害率延缓衰老的技术。
试验结果显示浓度为60mg.kg*0.1的臭氧对入库前的“红提”葡萄处理后以保鲜袋+纸箱包装,置于0℃环境中,贮藏到第天时,“红提”葡萄的硬度为0.36kg.mm*0.2,且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等得到了有效维持。
室温下臭氧保鲜处理“红提”葡萄贮藏第5天时对灰霉病的抑制率为72.73%,果实发病率仅为25%,远低于对照组的75%。
臭氧保鲜技术环保健康,但使用过量对人体造成伤害,且大量的臭氧分解的氧气影响“红提”葡萄贮藏环境稳定的气体比,因此在使用时应严格注意剂量。
3.辐照保鲜技术
辐照保鲜技术是指利用射线穿透有机体,使果实中的汁液和其它物质发生电离从而生成离子杀灭病原菌的技术。
试验结果显示,用0.56kGy剂量的电子束照射“红提”葡萄后置于低温(4±1)℃贮藏到第15天时果皮色泽明显好于对照组,果实耐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可适应长途运输的需求。且果实表面微生物数量得到大大较少,果皮中的青花素含量也得到有效维持。
辐射保鲜无残留、易操作且对果实外观无影响,可代替二溴化物、环氧乙烷等传统化学保鲜剂,但对于合适的使用剂量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4.气调保鲜技术
气调保鲜技术是指通过高CO2和低O2的特殊环境抑制乙烯生成,保护细胞壁,降低各种酶活性,从而抑制果实褐变的技术。
试验结果表明将“红提”葡萄贮藏在0℃、15%~30%CO2+5%O2的环境中45d可有效抑制灰霉病的发生,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梗有轻微褐变,果实外观受到一定影响。
气调保鲜虽然无污染,但是对于葡萄这种需长期贮运的水果来说,需克服贮藏期段的劣势。
5.热处理保鲜技术
热处理包括热空气处理和热水处理,热处理是指利用果实的热学特性使用热水、热水处理,热处理是指利用果实的热学特性使用热水、热空气控制霉菌降低果实病害率的技术。
研究热处理对“红提”葡萄保鲜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45℃热水处理8min,55℃热空气处理5min效果最好,上述2种方式明显降低了“红提”葡萄的腐烂率,同时也维持了果实的耐压力使其适合长途颠簸运输。除此之外,维生素C含量得到了有效维持,保护了细胞膜的完整性。
但水温超过50℃会造成热伤害,因此在用热处理保鲜“红提”葡萄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造成伤害。
化学保鲜技术
1.化学保鲜剂保鲜
化学保鲜剂是指利用化学物质的强化学性改变果实的生理特性从而达到保鲜效果。
试验1结果显示SO2间歇熏蒸(首次μL.L*0.1SO2熏蒸0.5h,每隔20dμL.L*0.1SO2熏蒸0.5h)处理0℃贮藏的“红提”葡萄保鲜效果最佳,在贮藏到第天时可滴定酸含量为0.%,远高于对照组的0.%,此时维生素C含量为26.78mg.kg*0.1,高于对照组6.97mg.kg*0.1,果实失重率为4.6%,远低于对照组的8.9%,除此之外,丙二醛含量也得到有效抑制。
试验2结果显示10μL.L*0.1的CLO2保鲜预冷后的葡萄效果最好,到贮藏第16天时该处理组的“红提”葡萄呼吸速率为0.6mmol.kg*0.1.h*0.1小于对照组的0.9mmol.kg*0.1.h*0.1,同时果梗颜色最为新鲜,维生素C含量也得到了有效保持。
化学保鲜剂见效快,但是残留物对人体有害,且“红提”葡萄果实表皮较薄长期残留会渗透到果肉,因此在使用时应尽量减少使用量.
2.涂膜保鲜技术
涂膜保鲜是指利用多糖可食、无味、无毒、无害特性将其涂抹在果实表面上阻止外界微生物和气体进入果实与之发生反应的技术。
用1%的壳聚糖涂膜保鲜“红提”葡萄1min而后置于0.5℃的环境中贮藏,结果显示该处理组的葡萄腐烂率变化最为平稳,在贮藏到第60天时腐烂率仅为0.43%,与对照组的18.8%差异明显,与此同时落粒率变化幅度也非常小,仅为1.29%远低于对照组的27.9%,且3.03%的失重率与对照组的23.08%也形成鲜明对比。除此之外,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得到了较好维持。
生物保鲜技术1.微生物保鲜技术
微生物保鲜技术是指微生物能产生拮抗物质,此类拮抗物质可抑制病原菌的滋生,从而降低发病率延长果实保质期。
P1、P5菌株是从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中分离而出的抵抗灰霉病的拮抗细菌,试验结果显示28℃的室温下用拮抗菌P1、P5菌株处理“红提”葡萄具有一定间接保鲜效果,拮抗菌P5菌株处理后的“红提”葡萄灰霉病的病情指数仅为16.67%,而对照组高达88.89%。在贮藏后期,处理组的“红提”葡萄果实失重率为14.53%,远低于对照组的25.96%。且果实落粒率与对照组相差明显。
2.天然提取物保鲜
张正周等口三的试验结果显示,花椒精油可有效抑制青霉菌、黑根霉菌、黑曲霉菌的生长,因此可降低“红提”葡萄果实的发病率延长贮藏期。
试验结果显示3μL.L*0.1的桂醛对“红提”葡萄的灰霉病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该处理组的“红提”葡萄在贮藏到第6天时抑菌率为99.09%,且发病率仅为25%,远低于对照组的75%。从葡萄柚种子和果肉中提取出的复合联苯酚羟基苯(GSE)可有效保鲜“红提”葡萄,浓度为0.1%的GSE可抑制病害发生,阻止霉菌在果实表面的扩散,并减少果实失水率。生物保鲜剂避免了对果实风味的影响,且微生物产生的拮抗物产量大、周期短、无污染、效果好,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其它保鲜技术
除上述几大保鲜技术外,还有许多其它“红提”葡萄的保鲜方法,如新型无硫保鲜剂CND;20g.L*0.1焦亚硫酸钠溶液保鲜;6-苄基腺嘌呤保鲜;肉桂精油保鲜;0.14mg.L*0.1碧护、50mg.L*0.1赤霉酸、50mg.L*0.1赤霉芸苔素保鲜;采前喷施2次1.5%氨基酸钙和硝酸钙保鲜;50mg.kg*0.1GA3保鲜。
此外,将单一的保鲜技术结合使用效果更加,如1.0μ.L*0.1的1-MCP+CT-2保鲜;1.0μ.L*0.1的1-MCP+CLO2保鲜;宝丰灵倍液+利果美倍液保鲜;冰温+保鲜剂保鲜;全自动恒温保鲜的“-1~0℃+PVC袋MA+SO2防腐”的综合配套保鲜技术;0.4%钠他霉素+1%壳聚糖保鲜;施佳乐1倍液+扑海因1倍液保鲜;厚朴甘草提取液保鲜。
dvdf
▼
往期精彩回顾▼
脐橙的贮藏保鲜技术脐橙的贮藏保鲜技术菠菜冬季贮藏方法图文来自于网络
如果觉得小编每天给你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