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一印度小伙来中国旅行,
刚一下飞机又买了返程机票,
悄悄的离开了中国。
父亲问他怎么回来了?
难道打听到了中印要打仗的消息?
他说:这还用打听吗?中国满大街都贴着
“打印”、“激光打印”、“快速打印”、“上门打印”、“3D打印”……
多亏我跑的快,不然就见不着你了!
父亲说:多亏你之前学了些中文,真是万幸啊~
看看,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
关键时刻,能救命啊!
不过,下面要介绍的这位小伙
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8岁小伙小李在下班回家途中,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摔倒在地,休息几分钟后仍头晕恶心呕吐,医院就诊。
其间出现语言障碍,经医生检查,他右侧脑梗死!据悉,小李在5年前就被发现患有高血压,但是没有系统救治。
在医院救治的过程中发现小李的血脂、血糖也异常,再加上本身肥胖,这些都成为了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在我们印象中脑梗是一个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是随着现在经济的发达,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生活习惯的不规律,这种疾病的发生也逐渐年轻化。
慢性病越来越“青睐”年轻人
很多年轻人都在感慨自己老了:
以前唱K、追剧到天亮,现在只要熬夜一天,就得缓一个礼拜……
随手放下的本子,转过身就忘了放哪……
拿到手的最新体检报告显示:体重超标、血糖升高、轻度脂肪肝……
事实上,许多年轻人的体检报告上都出现了本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健康问题!有网友自嘲:一过三十五,半截戳入土。
那么,究竟现在的年轻人都被哪些疾病“青睐”呢?我们又该怎么避开这些雷区呢?
一.痛风
过去的发病年龄:50~60岁
现在可能发病年龄:0~40岁
原因:1.酗酒;.肥胖。
有临床数据发现,0~40岁痛风人群中,90%以上有经常大量饮酒的习惯,而且爱吃肉、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的食物。
对策: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量。
二.型糖尿病
过去的发病年龄:40~50岁
现在可能发病年龄:儿童至青少年期
原因:1.不良的饮食习惯;.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会导致肥胖,
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型糖尿病的发生。
对策:
1.控制高糖、高脂、低纤维食物的摄入,避免肥胖;
.坚持合理适量的运动。
三.中风
过去的发病年龄:65岁之后
现在可能发病年龄:0~30岁
原因:1.吸烟会导致中风风险翻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健康问题,也会使中风几率增加。
前些年的《北京健康白皮书》就指出,近年来人们的“三高”问题严重,仅血脂异常一项,患病者就超过50%,其中有近1/5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
对策:
1.如果你吸烟,即便只是偶尔为之,也是时候戒掉了;
.通过减盐、减糖、减少反式脂肪摄入等方式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3.坚持每周吃两次鱼;
4.每天步行步,同样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四.脂肪肝
过去的发病年龄:40~50岁
现在可能发病年龄:0~30岁
原因:1.长期酗酒;.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3.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炎、甲亢、重度贫血等)、高脂血症等。
此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肥胖程度相关,但与腰部脂肪堆积相关。
对策:消除脂肪肝的重点是戒酒、注意饮食、加强锻炼。
五.乳腺癌
过去发病年龄:45岁之后
现在可能发病年龄:十几岁
原因:1.含激素食品的增多;
.工业发展所引发的环境雌激素,指进入人体后可产生具有模拟雌激素作用的环境毒素
常见的环境雌激素来源包括二手烟、农药、杀虫剂、废气、食品添加剂等的增加;
3.肥胖、过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也可能会导致乳腺癌发病年龄提前。
对策:
对大部分女性来说,规律锻炼、保持体型、限制饮酒就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如果有乳腺癌遗传基因,则应采取些额外的预防措施,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全球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为占60%,遗传为15%。
因此,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健康,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形成良好生活方式,首先应该学会说“不”:
不挑食偏食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饮食偏好和重“口味”不重“营养”的饮食习惯,坚持食物多样化,才能最终保持营养均衡。
家庭用餐要学会对父母说“不”、外出用餐要试着对朋友说“不”,拒绝不健康食物的摄入,拒绝单一饮食结构。
不逃避运动
不要因为怕累、怕脏、怕受伤而逃避锻炼,尤其是年轻人要学会对无聊的电视剧说“不”,学会对网络游戏说“不”。
学会坚持一项运动,爱上一项运动,让身体动起来。
不吸烟酗酒烟酒在人情往来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往往碍于情面很难对烟酒说“不”,
那么请试着从第一次开始向递给你烟的朋友说“不”、向邀你彻夜喝酒的朋友说“不”,把戒烟限酒作为追求健康的开始。
不熬夜
熬夜似乎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通病,熬夜打游戏,熬夜追剧,熬夜看小说,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试着对手机说“不”,对电脑说“不”,对各种打扰我们睡眠的电子设备说“不”,睡前至少半小时关机,才是找回好睡眠的开始。
不讳疾忌医
有病不要扛,医院检查,请医生诊治。很多人是小病拖成了大病,也有一些人是因为缺乏常识,
已经出现了大病的前兆还等闲视之,酿成了严重后果才悔之晚矣。对疾病要有好的心态,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但绝不应轻视检查和治疗。
疾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健康也不独属年轻人所有。
想要身体好,
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吧~
-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运动营养师∣为每个爱运动的你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