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

本文由《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授权发布

作者:杜俊凤、任少达、迟玉敏、宋展、邸庆国、施健、吕静、买志涛、李敏、孙宝华、张欣、姜明明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pulmonary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方医院年12月至年12月收治的例COPD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中65例并发IPA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例未并发IPA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OPD患者并发IPA的危险因素。

结果观察组年龄≥60岁、呼吸困难、咯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天、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7天、C反应蛋白水平≥50mg/L、球蛋白水平<20g/L、动脉血氧分压<60mmHg及COPD分级为极重度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7天、COPD分级为极重度、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天是COPD并发IPA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

结论IPA是COPD患者病情危重的一项相关因素,机械通气时间≥7天、COPD分级为极重度、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天是COPD并发IPA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pulmonaryaspergillosis,IPA)的病例不断增加,此病花费高,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1]。多数中老年COPD患者长期应用激素及抗生素[2,3],治疗时间长,为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4]。IPA感染常引起严重的COPD急性加重,出现进行性持续性的喘憋症状,抗炎、平喘及广谱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欠佳,病情进展快,且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了解COPD并发IPA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降低此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COPD并发IPA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COPD并发IPA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年12月至年12月,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纳入标准:①确诊为COPD[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年修订版)》[5],有慢性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和体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firstsecond,FEV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百分比<70%可诊断为COPD];②年龄≥18岁;③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有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病史;③病重或病危,不能配合本研究者;④免疫功能缺陷。共纳入符合标准的COPD患者例,其中65例患者并发IPA(烟曲霉感染42例,黄曲霉菌感染18例,黑曲霉菌感染5例)纳入观察组,未并发IPA的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和指标

对于入院的COPD患者,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年修订版)》[5],督促患者戒烟,给予低流量吸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胆碱能药(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对于重度和极重度COPD患者,如低流量吸氧不能维持血氧饱和度>90%,则给予机械通气。分析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有无呼吸困难、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肝功能不全、有无咯血、激素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否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清蛋白、球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partialpressureofoxygen,PaO2)、COPD分级等。分析两组患者上述临床特征差异,同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并发IPA的危险因素。

1.3、诊断标准

(1)严重程度分级[5]:①轻度:最大深吸气后最大呼气,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80%;②中度:FEV1%预计值为50%~79%;③重度:30%≤FEV1%预计值≤49%;④极重度:FEV1%预计值<30%。

(2)IPA的诊断:微生物培养或组织病理学确诊为IPA: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同时伴有下述三项之一:①下呼吸道标本曲霉菌培养阳性;②血清曲霉菌抗原或抗体阳性;③标本直接镜检发现曲霉菌丝或分子免疫学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并发IPA的危险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年龄≥60岁、呼吸困难及咯血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

2.2、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分析

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天、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7天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2)。

2.3、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分析

观察组CRP水平≥50mg/L、球蛋白水平<20g/L、PaO2<60mmHg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3)。

2.4、两组患者COPD严重程度分级比较

观察组COPD分级为极重度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4)。

2.5、COPD患者并发IPA的危险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7天、COPD分级为极重度、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天是COPD并发IPA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表5)。

3、讨论

COPD是IPA的高危因素[6],并发IPA是导致COPD患者病情加重、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1,7]。及早识别COPD并发IPA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8]。但由于COPD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病情较危重[9,10],且多数COPD并发IPA的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COPD并发IPA的早期诊断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主要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COPD并发IPA的患者中,年龄≥60岁、呼吸困难、咯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天、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7天、CRP水平≥50mg/L、球蛋白水平<20g/L、PaO2<60mmHg、COPD分级为极重度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并发IPA的COPD患者。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7天、COPD分级为极重度、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天是COPD并发IPA的主要危险因素。丁宗励等[11]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糖尿病、机械通气、血清清蛋白水平与IPA相关,糖尿病、清蛋白水平、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COPD并发IPA的危险因素。陆薇等[12]研究同样显示糖尿病、清蛋白水平、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COPD患者并发IPA的危险因素。上述2项研究与本研究存在异同,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肝功能不全、激素使用时间≥7天、白细胞计数≥10×/L、清蛋白水平<3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L、淋巴细胞绝对值≥4×/L等与IPA无明显相关,但均显示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COPD并发IPA的危险因素。卢冬梅等[13]研究则显示病情严重、基础情况差、使用激素和广谱抗菌药物是COPD患者并发IPA的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是COPD患者病情危重或急性加重的主要表现,此类患者常伴有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14-16]。COPD分级是以FEV1%预计值为评价指标的一种分级方法,可以较客观地反映COPD患者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17,18]。本研究结果表明COPD分级为极重度是并发IPA的危险因素。COPD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可破坏气道的微生态平衡,导致气道对真菌的防御能力减弱,从而增加IPA的发生风险[19]。因此对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应慎用抗菌药物。Ozger等[20]研究显示使用激素是危重患者并发IPA的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纳入研究的病例不同及抽样误差有关,也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不足有关,因此,尚需大样本的研究探讨COPD并发IPA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IPA是COPD患者病情危重的一项相关因素,机械通气时间≥7天、COPD分级为极重度、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天是COPD并发IPA的主要危险因素。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沧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作者:杜俊凤,任少达,迟玉敏,宋展,邸庆国,施健,吕静,买志涛,李敏,孙宝华,张欣,姜明明(1.医院呼吸内科,河北沧州;2.医院呼吸科,山东聊城)通讯作者:杜俊凤E-mail:

qq.







































文案
怎么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qumeijun.com/qbzz/10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