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现有些养殖场出现育肥羊长势慢和母羊流产等严重问题。通过养羊吧的技术团队的努力最终把根源找到,是霉菌毒素严重超标。
一、霉菌
霉菌也称丝状真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但没有较大子实体的小型真菌的统称,是微生物中的高级生物,其形态和构造比细菌复杂。
霉菌种类繁多,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有些霉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如酿酒、制酱、酶制剂的生产等,但有些霉菌也通过草料对家畜带来严重危害。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饲草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引起羊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霉菌毒素可在农作物在大田收获时形成;
在不适宜的贮存条件下,霉菌毒素也可继续在收获后的农作物上形成。较高的湿度通常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温和干旱环境下的农作物很容易遭受霉菌孢子的侵害,一旦条件允许,霉菌孢子可产生霉菌毒素。
二、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是真菌或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可通过食物链污染饲料,被污染饲料的质量和适口性都会降低,其营养成分被霉菌消耗利用,且常常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霉臭”气味,从而使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并导致摄取量减少。动物采食被霉菌污染的饲料后,可引起霉菌毒素中毒。
三、主要危害
采食量降低或拒食。
生长迟滞,饲料报酬变差。
免疫功能降低。
造成肠道及肾脏出血。
肝胆肿大、受损。
影响生殖系统,胚胎坏死,胎儿畸形,盆血。
母羊泌乳量下降。乳汁中因含有黄曲霉毒素,从而对哺乳小猪产生影响。
母羊流产严重。
母羊尤其是母牛早产比较多
四、养殖场怎样防治
1、羊场进原料一定要把好关,发霉的玉米坚决不能进场,但一般养殖场没有检测化验的设备所以很难避免!粗饲料干草和青储更应该把好关不然对养殖场带来巨大损失。
2、饲料最好是选择大饲料厂,比如国企和上市公司(天康生物)他们对原料采购把控很严格。对每批原料都会化验霉菌指标和一些其它项目。
3、饲养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发霉的现象的话立即停止使用或在少的情况下把发霉的草料拾起丢掉!
附:引起母羊流产的原因较多,这其中主要包括:
羊的传染性疾病引起母羊发生流产;养羊场户对母羊的饲养管理不良,如母羊采食霉烂变质、过冷或过热、酸性过重、饲喂过量的酒糟或未经去毒处理的棉子饼或菜子饼,饲料中掺有麦角、毒草(如闹阳花、无刺含羞草等)的饲料而引起母羊发生流产;母羊机械性损伤,如母羊进出栏舍压迫或挤压腹部、母羊在放牧时走陡坡和转急弯发生滑跌,母羊跑跳、急走和羊群之间出现打架伤及母羊的腹部,羊群在放牧时打冷鞭和猛忽间受惊吓等而引起母羊发生流产;
此外,母羊发生急性或慢性生殖道疾病(如母羊患子宫内膜炎)等均有可能引起母羊发生流产。因此,养羊场户要防范母羊发生流产,必须针对母羊发生流产的原因采取相应而积极的防控措施。建议养羊场户在发现母羊发生流产征兆后,应及时请当地有经验的执业兽医对母羊进行诊治。
现就母羊流产提出如下建议防控方案:
1、重视羊群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母羊流产并严加防范。
如果在母羊群内连续不断地发生多只母羊流产,且在羊群中不断发生不明原因的关节肿大、跛行的羊只,正常分娩的母羊容易出现胎衣不下,同群的公羊中不断发生不明原因的睾丸肿大等现象,则应重点考虑母羊是否因感染传染性疾病——布氏杆菌病而流产。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羊群感染后,养殖人员、兽医等与病羊有过亲密接触的人员如果不注重防护和消毒等自我保护,也易导致人发生感染并出现与病羊相类似的临床症状。鉴于布氏杆菌病的危害性,如母羊群内连续不断地发生多只母羊流产,可提前对羊群采用布氏杆菌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的同时,建议养羊场户应及时与当地的动物疫病防控部门联系,尽早做好检测和诊断工作,如一旦确诊母羊属于感染布氏杆菌病而引起母羊发生流产的,应及时按照突发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控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以确保养殖人员、兽医等与病羊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安全。
怀孕母羊感染衣原体病引起母羊发生流产,则一般多呈地方性流行,且流产现象多发于初产母羊,而经产怀孕母羊一般表现无异常,只是在发病后期忽然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和弱羔,其弱羔多在产出几天内死亡。在羊衣原体病流行的地区,可提前用羊流产衣原体油乳型灭活苗,在母羊怀孕前或母羊怀孕后1个月内每只皮下注射3毫升进行免疫预防(其免疫期一般为7个月)。
2、养羊场户应加强对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
饲喂怀孕母羊的饲草和补喂的精饲料均应力求新鲜、多样化,尤其是幼嫩的牧草、胡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则可多喂。禁止给怀孕母羊饲喂马铃薯、酒糟和未经去毒处理的棉子饼或菜子饼[白癜风专家李卓胥白癜风应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