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起辣椒烂果的原因及防治
辣椒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露地栽培中,由于雨水多,空气湿度大,辣椒烂果现象时有发生,以下是辣椒烂果的一些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辣椒疫病引起的烂果: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真菌病害。从苗期到成株危害果实,果实发病多从蒂部开始,病斑水渍状向果面发展,似水烫状,灰绿色,后变灰色软腐,有稀疏的白霉。气温28℃-30℃、空气湿度大易发此病。
防治:育苗期间和田间定植后应喷保护性药剂,如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10天喷一次。
二、炭疽病引起的烂果:除真菌侵染外,种植密度大,施用氮肥过多会引起此病,并加重该病的发生。
防治:合理密植,做好配方施肥,注意排水及通风排湿。药剂防治上可用70%甲托可湿性粉剂-倍液防治。
三、软腐病引起的烂果:多在近果柄处发生,在萼筒周围发生很小的水渍状暗绿色的病斑扩展后整个果实变白,绿色,软腐,果实内组织腐烂,病果呈水泡状。
防治:用72%农用链霉素倍液或DT杀菌剂倍液7天叶一次,连喷2-3次。
2、栽培辣椒四要诀
温湿度的控制冬天,为了减少热量损失,提高气温和土温,棚膜要尽量盖严。一般以温度为主要因素考虑,并根据外界气候条件灵活掌握。
如果大棚内空气湿度低于50%时,直接影响辣椒的光合作用和对矿物质营养的吸收,棚内空气湿度大于70%时会造成辣椒徒长,而且有利于各种病菌孢子的发芽和侵染,引起病害发生流行。因此,要进行通风换气,促进棚内高湿空气与外界低湿空气相交换。
合理密植在前作收后及时翻犁晒垡,每亩施2—3吨腐熟农家肥,复合肥一包,普钙一包作底肥。辣椒合理的种植密度为行距5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采用单行定植,每亩种植株左右。
田间管理1、温度定植后1周内不通风,以保温为主,辣椒(甜椒、皱壳辣)的生长适温为20℃-25℃;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0℃,气温上升,苗期揭膜通风换气时间在9-10点,下午15-16点后要关门盖膜。
2、水分辣椒较耐旱不耐涝,要获得高产,必须加强水分管理,开花结果期如遇干旱,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追肥(1)轻施苗肥:定植成活后,每亩用人粪尿公斤,或尿素5—6公斤,并结合中耕灌水。(2)稳施花蕾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多分枝结果,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普钙10公斤加10公斤硫酸钾。(3)重施花果肥:氮、磷、钾肥配合,每亩施人粪尿公斤、普钙15—20公斤、硫酸钾15公斤、饼肥20—25公斤或30公斤复合肥加2公斤硫酸锌,打塘施,施后盖土浇水,注意距植株根脚8—10厘米,以免烧根,或肥料直接接触根茎造成腐烂。
病虫害防治大棚大部分时间种植蔬菜,特别是冬季,给病虫害的越冬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会使蔬菜病虫害日趋严重。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大棚栽培蔬菜成功的关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