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多选)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答案
ABC
在果酒发酵后期,由于瓶中的营养物质碱少,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碱少,所以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以延长;在糖源、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果酒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消耗,并且有水的生成,密度会逐渐碱小;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但底层不需要大量用盐。
第2题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B.将DNA丝状物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
C.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
D.用玻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DNA获得量减少
答案
C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不能增加DNA的溶解度;将DNA丝状物放入NaCl溶液中溶解,之后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变蓝(不是把DNA加入到二苯胺试剂中);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可破坏DNA,而影响DNA的提取;用玻璃棒缓慢搅拌滤液并不影响DNA的含量,而在粗提取时,缓慢搅拌有利于DNA附着。
第3题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答案
C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必须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中进行培养,而且操作的各环节都要注意严格灭菌,必需无菌操作;葡萄酒的制作原理是利用酵母菌尢氧发酵时产生酒精,在无氧条件下,大部分微生物部不能生存,随着发酵的进行,酒精度增大,也有杀菌的作用;而制作腐乳时,主要是将毛霉等微生物播种在豆腐上,此过程的加盐、加卤汤等操作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选择培养基只能允许目的菌生长,会抑制其他杂菌生长,因此不是严格无菌操作时A、B、D情况下比C选项受的影响要小。
第4题下列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答案
D
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而醋酸菌醋酸发酵的适宜温度是30℃~35℃,腐乳制作中豆腐长出毛霉的适宜温度是15℃~18℃,可见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最高;果醋制作过程中的菌种醋酸菌为好氧细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制作腐乳的菌种主要是毛霉;酵母菌、醋酸菌、毛霉等都具有细胞壁,都有DNA和RNA,细胞中都有核糖体。
第5题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L,滤去析出物
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将丝状物溶解在2mo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
答案
B
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mol/L,析出物就是DNA,不能滤去;将丝状物溶解在2mo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水浴加热才呈蓝色;鸡血细胞可直接加入蒸馏水使细胞破裂释放DNA,而菜花做材料时需加入洗涤剂溶解细胞膜,使DNA释放。
第6题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数”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2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答案
D
首先要进行培养基的制备、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然后将土壤稀释液涂布于各组平板上;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的进行记数,求起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
第7题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多选)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答案
ACD
麦麸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能以麦麸中的纤维素为碳源,因此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以葡萄糖为碳源,因此能产生分解葡萄糖的酶,不能产生纤维素酶;棉籽壳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能以棉籽壳中的纤维素为碳源,因此可以产生纤维素酶;木屑中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能以木屑的纤维素为碳源,因此可以产生纤维素酶。
第8题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向发酵装置通入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答案
B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发酵装置不需要接受光照,发酵时也不能通入空气,一般将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
第9题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答案
C
①过程有氧无氧条件均可以发生;②过程只能发生在无氧条件下①过程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③过程在酵母菌线粒体内进行;③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④需要氧气参与;过程①、②、③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最适温度约为20°C左右,④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C。
第10题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图)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B.一直打开b通气
C.一直关闭阀门a,偶尔打开阀门b
D.把发酵装置放在4℃的冰箱中进行实验
答案
AC
人工接种的效果好于自然接种;制果酒需要无氧环境,所以不能一直打开b通气;但是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为避免装置破裂,需要定期排气;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是18~2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