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知识清单发酵工程及应用人教版2

第一章发酵工程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一、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罐内发酵,产品分离、提纯等方面。(P22)2.选育菌种目的:获得性状优良的菌种。(P22)3.选育方法(菌种来源):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P22)4.菌种选育的重要性(意义):优良的菌种不仅具有健壮,不易退化,其发酵产品的产量高、质量稳定等优点,它往往还会赋予发酵产品独特的风味,因此菌种选育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发酵产物的成败。5.扩大培养:(1)目的:获得更多的菌种。(2)原因:工业发酵罐的体积一般较大,因此,需要接入的菌种总体积大(数目多)。(P22)(3)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一般为液体培养基。6.配制培养基的要求:(1)在菌种确定之后,(结合菌种代谢特点)选择原料制备培养基。(2)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基的配方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确定。(即不断优化培养基)(P23)7.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原因: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菌种。一旦有杂菌污染,可能导致产量大大下降。(P23)8.灭菌目的:避免因杂菌污染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量。9.接种:扩大培养的菌种和灭菌后的培养基加入发酵罐中。大型发酵罐有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溶解氧、罐压、通气量、搅拌、泡沫和营养等进行监测和控制。(P23)10.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P23)11.发酵罐内发酵严格控制发酵条件的原因:(1)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2)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有利于使发酵全过程处于最佳状态。12.发酵罐内发酵要求:在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P23)13.不同发酵条件的影响实例——谷氨酸发酵(1)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P23)(2)在酸性条件下则容易生成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胺酰胺。(P23)14.发酵容器:发酵罐。发酵罐结构和用途(1)培养物或营养物质的加入口、放料管、阀门:制培养物以一定速度进入、流出发酵罐,实现连续培养。(2)空气入口:控制溶解氧。(3)观察孔、取样管、pH计、生物传感器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通过肉眼观察、仪器检测等监控发酵条件以及发酵过程,取样管处抽取样品进一步检测。(4)冷却水进入口、冷却水排出口:通过控制冷水流速调节罐温。(5)排气管:调节罐压。(6)电动机、搅拌叶轮:电机带动叶轮转动进行搅拌,使微生物与发酵液混合均匀,加快氧气溶解以及散热。15.现代发酵工程使用的发酵罐的优点:均有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溶氧量、罐压、通气量、搅拌、泡沫和营养等进行监测和控制,还可以进行反馈控制,使发酵全过程处于最佳状态。(P23)16.产品的分离、提纯的目的:获得产品。17.产品的两种形式:微生物细胞本身、代谢物。(P23)18.分离、提纯产物采取手段: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得到产品。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P23)19.微生物菌种资源丰富,选择发酵工程用菌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P23)(1)在低成本的培养基上能迅速生长繁殖。(2)生产所需代谢物的产量高。(3)发酵条件易控制。(4)菌种不易变异,退化等。20.怎样对发酵条件进行调控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要?(P23)(1)反复试验确定培养基的配方;(2)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进行严格的灭菌;(3)随时检测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量、产物浓度等;(4)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5)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氧量等发酵条件,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各种条件进行监测和控制,以及反馈控制。21.在产物分离和提纯方面,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有哪些改进之处?(P23)传统发酵技术获得的产物一般不是单一的组分,而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很多时候不会再对产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处理,或者仅采用简单的沉淀、过滤等方法来分离提纯产物。发酵工程中使用的分离和提纯产物的方法较多。在产物的初分离阶段,常采用沉淀、萃取、膜分离、吸附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在进一步纯化阶段,会采用液相层析法、结晶法等方法。发酵工程产物无论是代谢物还是菌体本身,都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产品。22.在进行发酵生产时,排出的气体和废弃培养液等能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吗?为什么?(P23)不能;因为在进行发酵生产时,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中都可能含有危害环境的物质。为了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应该对排出的气体和废气培养液进行二次清洁或灭菌处理。23.发酵工程的优点: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产物专一、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小和容易处理。补充内容:1.谷氨酸发酵常用菌种为谷氨酸棒状杆菌;2.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其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3.C:N的数值也会影响谷氨酸发酵过程:C:N=4: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产生量较少;C:N=3:1时,菌体繁殖受抑制,谷氨酸产生量较多。二、发酵工程的应用1.发酵工程的应用领域: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牧业等。(P24)2.食品工业是微生物最早开发和应用的领域。(P24)3.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包括:(1)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如酱油、各种酒类。(P24)(2)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如通过黑曲霉发酵制得的柠檬酸,由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味精。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酸度调节剂、增味剂、着色剂、增稠剂、防腐剂。食品添加剂优点:增加食物的营养,改善食品的口味、色泽和品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P25)(3)生产酶制剂,如α-淀粉酶、β-淀粉酶、果胶酶、氨基肽酶、脂肪酶等。酶制剂应用:食品的直接生产、改进生产工艺、简化生产过程、改善产品的品质和口味、延长食品储存期和提高产品产量等。酶制剂来源:少数由动植物生产,绝大多数通过发酵工程生产。(P26)4.发酵工程在生产传统发酵食品中的意义:使这些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5.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6.发酵工程在医药工业的应用:(1)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中,获得具有某种药物生产能力的微生物。(P26)(2)直接对菌种进行改造,再通过发酵技术大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P26)7.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具体操作:将病原体的某个或某几个抗原基因转入适当的微生物细胞,获得的表达产物就可以作为疫苗使用。(P26)8.发酵工程在农牧业的应用:(1)生产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有的微生物肥料可以抑制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常见的有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等。(P27)(2)生产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的作用: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的。微生物农药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将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27)(3)生产微生物饲料。生产微生物饲料的原理: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繁殖速度快。微生物饲料实例:①单细胞蛋白: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了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即单细胞蛋白,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能使家畜、家禽增重快,产奶或产蛋量显著提高。②乳酸菌: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使饲料保鲜,动物食用后还能提高免疫力。(P27)9.在其他方面的应用(1)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对纤维素水解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纤维废料发酵生产酒精、乙烯等能源物质已取得成功。(P27)(2)将极端微生物应用于生产实践: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极端微生物,它们能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高温、高压、高盐和低温等环境)中正常生活。例如嗜热菌、嗜盐菌可以用来生产洗涤剂,嗜低温菌有助于提高热敏性产品的产量。(P27)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qumeijun.com/qbbl/97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