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微生物学上属于真菌。其通过孢子的形式繁衍。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中,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就会迅速发生霉变现象。
碳水化合物(如玉米等谷物、饲料)、充足的水分(湿度在85%以上)、适宜的温度(12℃~25℃)、氧气,是霉菌生长条件四要素。
霉菌毒素产生、分类及危害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者饲料中的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在农田里、在收获时、在储存或加工过程中生长产生的、有毒的二次代谢产物。
常见霉菌毒素多达20多种,分别亲嗜一种或多种组织与器官,并且多能对动物免疫系统产生损害,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造成免疫复合性损害,这种病理作用一方面与这些霉菌毒素的免疫毒理有关,也与它们泛嗜性的病理损害有关。
霉菌毒素中毒在猪病发生学中的地位
饲料霉菌毒素无论是在许多传染病的发生上还是非传染病的发生上经常扮演“始作俑者”的角色。在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基础上发生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病(PCVⅠ)已是常见之事。
在霉饲料中毒的基础上发生的肝肾综合症(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等)、母猪膀胱炎、蹄叶炎和蹄裂也不少见。正因为霉菌毒素存在于饲料中的普遍性和对猪组织器官损害的广泛性,成为许多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发生的始动环节。霉菌毒素的危害性超出了人们的认识,成为比许多传染病危害更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霉菌毒素中毒的隐蔽性和微量性
人们通常对外表明显发霉的饲料具有警觉性,但是对外观毫无发霉迹象的饲料失去警觉。事实上,外观正常的饲料的霉菌污染率也高得惊人。甚至有人认为,饲料稍微有点霉变应该没什么关系,不会引起中毒,从而放松了警惕。还有些猪场认为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增加饲料成本,所以常常是时加时不加,小猪饲料加,大猪饲料就不加,有的甚至母猪饲料都不加。殊不知有时大猪的涨气、胃溃疡等突然死亡就是霉菌毒素造成的。
长期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可降低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还有吸附肠道毒素、控制和减少腹泻,提高饲料报酬,是养殖增效的好途径。
九鼎饲料对霉菌毒素的控制
1、源头控制
好原料才能造就好产品,为了控制饲料成品霉菌毒素,九鼎集团首先选用东北烘干玉米,并不断根据质量要求在东北不断缩小采购区域,采购霉变粒粒少,霉菌毒素低、容重高的最优质玉米。
2、检测保障
九鼎集团各分子公司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施行到货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入库,不合格原料坚决退货。
3、储存管理
玉米脱皮或者破碎后容易发霉,玉米在进入立筒仓前通过初清筛经过出渣处理,并且时时对立筒仓进行温度、湿度监控和定期通风、清仓,有效预防玉米在储存过程中发霉。
4、生产管理
从投料到成品打包,九鼎施行严格的岗位互检机制,环环相扣,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成品放行管理
九鼎各分子公司要求,饲料出厂运输车必须盖好篷布后才可出厂,避免饲料在运输过程中淋雨或受光热影响造成发热霉变。
严格的霉菌毒素和质量控制成就了九鼎饲料健康好养、性价比更高的口碑!
更多精彩,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