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油泼酱油酱油那么多妙用,我们却只会用

忙碌在厨房的大厨们,有专业厨师,也有家庭大厨,对调味料的喜爱各有不同。

随着科技的发展,调味料也搭上了技术的快车,各类品种层出不穷。

就连我这个厨子,在逛超市的时候也有很多认不出来,甚至不知道怎么使用的调味料。

只不过,这些“牛鬼蛇神”再怎么耍花样,也撼动不了调味界里酱油的霸主地位。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

“炒菜时,如果只能用两种调味料,你会选择哪两种?”

结果毫无疑问,酱油和盐排名最高,这二位在厨房里兢兢业业耕耘数千载,也算是实至名归。

小的时候,厨房里可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瓶瓶袋袋,盐,醋和酱油组合出了儿时的所有味道。

老家有一种用来拌面的“油泼酱油”,让我至今回味。做法非常的简单:

酱油,加上温开水或者凉白开,锅里放油,凉油下花椒,开小火,让油温慢慢升高,花椒变黑出来香味儿以后,直接泼到酱油上。

夏天用它来拌凉面,那味道绝了。

现在做的话,用少量的老抽和生抽,加大概3:2的水,同样用花椒油泼。

酱油本味“酱,醇,鲜,甜,咸”,各个都是备受大家喜爱的味道,自带这种多维度的融合味的天赋,是他深受大家喜爱的根本原因。

厦门岛最经典的海鲜吃法,“海鲜酱油水”,其实就是酱油在调味界“霸主”地位,最直观的体现。

但是呢,酱油这么棒,我们很多朋友却不会真正的使用它,甚至有人只用酱油来上色,真的是大材小用了。

我师傅退休以后,对酱油的偏爱愈加严重,只用盐和酱油,就能做出美味且多变的菜品。

其中原因呢,就是老师傅们掌握了酱油的多种用法,而我们普通人却知之甚少。

这篇文章,就当做酱油的使用说明书吧,把我目前掌握的用法,做一个全面汇总。

您可以慢慢看,建议多看两遍,越嚼越有味儿,话不多说,上菜……

01炝酱油

又要说那句磨出茧子的话了,温度是激发味道最有效的工具。

酱油中酱香和醇香味道被封印了,遇到高温才能被彻底激活。

店里有个老饕,是“炝炒洋白菜”的忠实粉丝,他总说我炒的跟别人不一样。

我的店是开放式厨房,他每次来都会趴在吧台上看我炒菜,却一直没注意到我炒洋白菜的关键。

热锅倒油,葱花,蒜片,干辣椒爆香,然后倒酱油。

高温让酱油发出呲啦呲啦欢快的声音,同时把味道释放出来。这个时候,下洋白菜。

还有一个小窍门,洋白菜别一次性炒太多,无论多美妙的味道,过多的食材下锅,温度突然下降,美味戛然而止,再想唤醒,就得倒掉重来。

酱油的酱和醇,会被高温激发,容易成熟的蔬菜,可以在炝锅后直接炝酱油。

不易成熟的食材,让食材先下锅,烹酱油的时候,沿着温度更高的锅边下,也能达到理想效果。

顺便提一句,炖肉的时候,先用油把葱姜蒜爆香,接着炝一下酱油,再加水烧开炖肉。

这样做,比把酱油和葱姜蒜直接放凉水里兑卤汁效果好很多。

02上色

色香味俱全,是一道菜最高级的评价,通过味觉,嗅觉,视觉三个维度呈现一道美味,会带来更加舒适的就餐体验。

我老婆有两句常挂嘴边的话,“连点颜色都没有,一看就不好吃。”

哪天酱油放多了,就会说,“这颜色,看着就有食欲”。

实话讲,给食材上色,并不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红烧肉上色,无论是糖色,红曲米还是别的什么办法,都会用老抽来提色增加颜色的充实度。

锅烧开后,下肉继续大火炖10分钟左右,这样才能把颜色定在肉上,要不然很容易褪色的。

粉蒸肉,扣肉这类的菜品,肉方焯水以后,抹上老抽,然后下锅炸,肉方和肉皮就会获得油亮的颜色。

03提鲜

酱油的酿造原料,大豆拥有丰富的蛋白质,在霉菌的作用下产生游离氨基酸,是酱油鲜味的来源。

味精被提纯之前,酱油是提鲜效果最显著的调味料。

只是大家要注意一点,鲜味怕高温。

以谷氨酸钠为例,高温会让谷氨酸钠变为焦谷氨酸钠,虽然对人体无害,但它失去了提供鲜味的能力。

结合前面那节“炝酱油”来说,高温让酱醇激发,却带走了鲜味。

所以做菜时酱油分两次放,一次高温炝,一次普通放,增加鲜味。

那道炝炒洋白菜,炒到断生的时候,再下一点酱油和盐调味,翻炒成熟后出锅。

04葱油

前段时间,带孩子去我姐家做客,老姐在厨房露了一手,让我非常惊讶。

那天下午到的有点晚,听说我们没吃午饭,孩子他大姑一头扎进厨房,忙活了半个小时,端出来两碗葱油拌面。

味道我就不过分形容了,反正是满足了我对葱油拌面的所有要求。

当然了,吃人嘴短,那天我狠狠的夸了她一下午。

葱油拌面的酱汁,从制作思路上来说,跟文章开始的花椒油泼酱油类似。

胜就胜在,葱与花椒的对话上。

炸葱油,最好用小香葱,葱白先下,葱绿后下,一路小火慢炸。

香味浓郁,葱白焦黄,葱绿黢黑,捞出来,倒酱汁。

调酱汁,也是生抽老抽都放,加点水稀释,不放盐,放点糖,当然了,口重的朋友可以放点盐。

酱汁放葱油里,慢慢熬一会儿,把加的水熬出去就可以了。

用这个方法做,基本上不会失误。

05复制酱油

既然讲到了葱油酱汁,顺便说说复制酱油。

酱油不仅自身有味道,他同时也能继续承载其他味道。

选一些本味比较有个性的蔬菜,与酱油一同熬煮,让食材本味释放,再融合到酱油里。

复制酱油用来拌凉菜,炒饭,炒面,都会帮助味道更上一层楼。

我专门写过一篇复制酱油的文章,大家可以去主页翻看下。

复制酱油还可以制作一种更棒的衍生品,肠粉浇汁。

我就说说我的做法的,不正宗,但是味道不错。

葱段蒜片,小火用油炸干。

加水烧开,大酱生抽,少量老抽。

盐,白糖,重点是来一点鱼露。

多烧一会儿,让味道融合,关火自然冷晾。

把葱和蒜片捞出来,就可以了。

肠粉我做不出来,只是特别喜欢这个汁,所以我经常拿这个汁拌粉丝或者粉皮儿吃。

做多了吃不完,我也会把它当复制酱油用,就是颜色比较淡,只调味,不调色。所以得配上老抽,因为老抽,只调色,不调味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qumeijun.com/qbms/117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