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菇农菌床上出现的这种臭霉菌,您知道

形态特征白色石膏霉又叫臭霉菌,病原菌为粪生帚霉。菌丝初期为白色浓密绒毛状、成团、连绵而有间断的不等形菌落。继而逐渐从菌落中心处,开始变成淡黄或黄白色。最后,菌落变成黄褐色粗糙粉粒状,并散发出臭味。症状1、在培养料上发生后,初期为白色浓密绒毛状菌丝,随着温度、湿度的升高,菌落扩大,最后变成黄褐色。与此同时,培养料变黏、发黑、发臭,菌丝不在其中生长。直到白色石膏霉自溶、臭气消失后,菌丝才恢复生长。2、在土层上发生后,白色菌落很快变成黄褐色,产生臭味,致使菌丝无法在土中生长。直到其自溶、臭气消失后,菌丝才能爬上土层,恢复正常生长和出菇。防治方法1、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培养室周围及栽培地清洁,及时处理废料。2、使用优质发酵料。3、培养料中加入适量石膏和过磷酸钙。4、局部发生时,将感染料面清理,并用专用药剂兑水喷洒杀菌。5、加大通风换气量,降低湿度。

(来源:群蘑汇)

更多信息请登陆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qumeijun.com/qbms/96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