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黑曲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7℃,对营养要求较低,只要培养基中含有碳源、氮源及磷、钾、镁、硫等元素即能生长良好。
黑曲霉发酵糖类生成柠檬酸的能力很强,其主要特征是耐酸性极强,在pH为1.6时仍能良好生长。利用其产酸高、耐酸强的生理特征,采用pH为1.6的酸性培养基即可分离该菌种。
二、实训器材1.材料
变质的馒头或发霉的柿子、霉烂的橘皮。
2.器具和其他用品
试管,锥形瓶(mL),玻璃珠,烧杯(mL、mL),量筒(mL),培养皿,接种环,酒精灯,电子天平(精确至0.01g),玻璃棒,试管架,吸量管(1mL、10mL),药匙,称量纸,量杯(mL),pH试纸(5.5~9.0),棉花,牛皮纸或报纸,记号笔,线(麻)绳,纱布,涂布棒,铁架台,橡胶管,弹簧夹,漏斗,剪刀,铅笔,电炉,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擦镜纸,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
3.试剂
硝酸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钾,硫酸亚铁,蔗糖,琼脂,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ol/L盐酸,75%乙醇,纯净水。
三、实训步骤1.黑曲霉分离样品的准备
将一个馒头(或柿干、橘皮)放入塑料袋中,一个手指伸入袋口,将袋口收起,用绳子扎住袋口及伸入的手指,抽出手指即可。室温(20±1)℃培养至长出菌丝及黑色孢子。
2.配制无菌察氏培养基
察氏培养基成分如表3-13所示。其中硝酸钠提供氮源;磷酸氢二钾是缓冲剂;硫酸镁、氯化钾、硫酸亚铁提供必须的离子;蔗糖提供碳源;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3.菌种分离与纯化
1)菌种培养
取霉烂的馒头4cm2放入装有50mL无菌水的mL锥形瓶中,振荡3~5min。用无菌吸量管吸取稀释液0.5~1mL放入pH 1.7的察氏培养基上,涂布均匀,37℃培养3天。
2)分离菌种
在察氏培养基平板上用接种环划线。划线时,在近火焰处,左手拿皿,右手拿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后蘸取平板上长好的菌丝一环,在平板培养基上连续划线。或者先在平板培养基的一边做第一次平行划线3~4条,再转动培养皿约70°角,并将接种环上剩余物烧掉,待冷却后通过第一次划线部分做第二次平行划线,再用同样方法第三次和第四次划线。划线的方法很多,也可以直接划平行线或蛇形线。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目的都是通过划线将菌在平板上进行稀释,使之形成单个菌落。划线接种时,动作要轻,以免划破培养基。
3)培养
划线完毕,合上皿盖,倒置培养皿(防止代谢产生的水流入培养基中引起污染),于培养箱中37℃培养24h。
4)纯化
按分离菌种的操作步骤,反复操作多次,直到得到单个菌落。
5)转接试管斜面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装有斜面培养基的试管口于酒精灯火焰附近,迅速灼烧管口,并不断转动,使整个试管口都能灼烧灭菌(不能将棉塞烧掉,如果棉塞着火,立即用事先准备的湿抹布熄灭)。将试管管底夹入左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之间,培养基斜面朝上,用右手的无名指、小指和手掌边夹住棉塞并拔出。将接种环垂直插入酒精灯火焰中烧红,再横过火焰3次,放入有单菌落的培养皿中,在皿壁上停留片刻待其冷却。取单菌落的少许菌把菌种按蛇形线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取出接种环,将试管口和棉塞进行火焰灭菌,重新塞上棉塞。烧死接种环上的残余菌,将接种环放回搁架。在试管口上写明菌种名称、日期,置37℃恒温培养24~48h。接种多支试管斜面备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