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报告周明国我国果蔬作物灰霉病菌抗

白癜风怎么办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灰葡萄孢霉(Botrytiscinerea)是寄主广、危害重的几种最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之一,可引起多种果蔬作物茎、叶、花、果枯斑或腐烂的灰霉病。该病原菌以异宗配合为主产生有性子囊孢子或在病部产生大量无性分生孢子经气流、授粉昆虫、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危害。由于灰霉病的病害循环周期短、繁殖指数大,在杀菌剂选择压下极易产生遗传变异,形成抗药性病原群体,导致突发性抗药性病害流行,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措手不及的被动局面。

在年7月20日-2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农药行业创新交流会暨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年会”农药抗性管理论坛,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将带来《我国果蔬作物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重磅报告。

报告摘要:

周明国教授团队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率先开展了我国灰霉病菌的抗药性研究,发现在紫外光照射剂量较低时可产生较高频率的多菌灵抗性变异。在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菌剂选择压下,可产生遗传上互不干涉的多重抗药性,并对相同作用方式的杀菌剂表现交互抗药性。目前在江苏、浙江等地,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苯胺嘧啶类、二甲酰亚胺类、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及乙霉威杀菌剂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药性,抗药性亚群体占病原群体的16%~81%,部分地区达%,以致这些类型的杀菌剂在很多地方对灰霉病的防效极低或完全丧失防效。然而,对苯基吡咯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水平只有低到中等,抗药性亚群体只占10%~24%。对灰霉病菌的抗性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抗药性变异的遗传机制和创新基因扩增引物设计的碱基错配策略,研发了不同类型杀菌剂抗性的分子检测技术,包括检测对QoIs、SDHIs、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高水平抗性和对多菌灵中等水平抗性的LAMP试剂盒。研发了降低病害压力和杀菌剂选择压力的抗药性治理农艺栽培技术,研发了抗药性灰霉病防控的生物农药和基于毒理学的杀菌剂增效应用技术,在多种果蔬作物生长期和储藏期的灰霉病防控试验示范中表现了理想效果。

周明国,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年1月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年师从裘维蕃院士攻读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杀菌剂生物学和农作物病害防控研究。

年和年分别入选欧盟为中国培养名博士后和25名跟踪培养人才计划,先后赴英、法、意、德、美等国学习和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了欧盟、国际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和计划项目及课题、国家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等30余项,国内外企业委托研发项目数百项,在我国最早开展杀菌剂抗性研究。发现并被国际认可的b2-微管蛋白、肌球蛋白-5和丝束蛋白3个杀菌剂选择性新靶标,发明了20多种高通量抗药性诊断/检测技术和抗药性治理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9件、国际专利6件,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在Nature、PNAS、PLoSPathogens等SCI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和参编各类中外科技著作10多部,累计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人。先后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高等学校骨干优秀教师、农药创新奖突出贡献奖、植物病害化学防治杰出贡献奖、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等荣誉,以第1完成人获省部级一、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第1完成人2项,第3完成人1项)。

扫码下载:

会议通知电子版和报名回执表

附:《第三届全国农药行业创新交流会暨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年会》简要信息

一、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报到时间:年7月20日10:00-22:00

会议报到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欧亚会展国际酒店一楼大厅(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qumeijun.com/qbzd/95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