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医中药之:杜衡(-2-28)
——作者:元平
杜衡,双子叶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根丛生稍肉质,叶片阔心形至肾心形,长和宽各为3-8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芽苞叶肾心形或倒卵形,花暗紫色花被管钟状或圆筒状,花被裂片直立卵形宽和长近相等平滑无乳突皱褶,花期4-5月。
杜衡又名:怀、蘅薇香、牡、土卤、楚蘅、杜蘅、土杏、马蹄香、榷香、杜衡葵、土细辛、钹儿草、杜葵、南细辛、马辛、马蹄细辛、泥里花、土里开花等;《山海经》曰:杜衡,天帝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靡芜,名曰杜衡,食之已瘿;陶弘景曰:杜衡,根、叶都似细辛,惟气小异尔。
杜衡含杜衡素ABCD、榄香脂素、细辛脑、亚油酸、挥发油,挥发油含甲基丁香油酚、甲基异丁香油酚、榄香脂素、卡枯酸、蒎烯、樟烯、月挂烯、香桧烯、柠檬烯、按叶素、聚伞花素、松油烯、樟脑、龙脑、黄樟醚、细辛醚、肉豆寇醚、异榄香脂素等。
杜衡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免疫抑制、抗变态反应作用;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和升高血糖、抗心肌缺血、升高血压作用;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呈现平喘祛痰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多种真菌如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有局麻作用,其麻醉效果与1%普鲁卡因接近。
杜衡经水蒸气蒸馏可得精油,在化妆品、医药等行业用途很多;浸膏为添加剂原料,广泛用于日用产品,如肥皂、化妆品、牙膏等,具有抗菌、消炎、止血、镇痛等疗效;可用于兽药治咳嗽喘、便秘;可用于农药作杀虫剂和杀菌剂;杜衡挥发油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国外已开发使用杜衡作为建筑材料的防蛀填料和防蚊驱虫原料,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杜衡原生于我国,分布于我国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海拔米以下的广大地区;野生见于林下、草丛、沟边阴湿地。
杜衡在我国她是一位中药:《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大戴札记》《尔稚》《范子计然》《广雅》《博物志》《山海经》《唐本草》《香蕾》《尔雅翼》《土宿本草》《太仓州志》《纲目》《医林纂要》《江苏药材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本草图经》《别录》《药性论》《纲目》《广西中药志》《杏林摘要》《补缺肘后方》《普济方》《福建民间草药》《本草衍义》等多有记载。
其性味:辛、温、小毒;归经:归肺、肝、肾、膀胱经;功能:疏风散寒、消痰利水、活血止痛;主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头痛、齿痛、胃痛、痧气腹痛、瘰疬、肿毒、蛇咬伤;内服煎汤1.5-6克,研末0.6-3克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鲜品捣敷;注意:体虚多汗、咳嗽咯血及孕妇忌服。
屈原.《九歌.山鬼》云: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
屈原.《九歌.湘夫人》云: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元平,生于50年代初,是在新中国的怀抱里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为此我深感荣幸与自豪。胜利得来不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今老了,不回避老,活到老学到老,做能做的,做该做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岁月沉淀了心香一片,山河展示出最美的模样,不为写作,只因最真的情怀;不为迎合,执笔那一处本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