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吃饭,你是不是往往都会选择一次性筷子?因为感觉这种筷子比较干净?江苏的王先生也是这样想的。然而,他在一家餐厅连拆了好几个餐袋,里面的筷子竟然都是发霉的。
这张照片是王先生上个月在江苏苏州在一家火锅店内拍下的,包装好的一次性筷子拆开一看,表面覆盖着发黑的霉斑,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
批发商:有无生产日期不重要好看是王道!
为弄清楚这批发霉筷子的来源,记者根据包装袋所标注的地址,来到吴中区一家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并找到了这家批发商铺。不过,门店近几天都无人经营,大门紧闭。记者只好电话联系上批发商。
记者观察发现,问题餐包的外包装上显示,封装的生产日期是年7月0号,不过大餐包内,筷子的小包装却没有标注更为详细的生产日期。在批发市场,记者也同样发现了类似有少许黑斑,无生产日期的一次性木质筷子。批发商却表示,筷子有没有生产日期并不重要,大餐包里不仅有筷子,还有纸巾、小勺等等,外包装好看才是关键。
更改生产日期,配成大餐包销往各家餐厅,无论存放多久的筷子,只要没有发霉变味,都能加个外衣高价售出。除了存放日期过长,商贩们还介绍,要是经历过一次梅雨天,普通的一次性木筷如果封装不严都会潮湿。专家表示,虽然这些筷子的霉味不重,但是表面依然残留大量的致病菌,对人危害巨大。
没有最黑,只有更黑!
也许,你并没有如苏州王先生一样,遭遇过如此“明目张胆”的劣质筷子,但是,你以为你在小餐馆里用到的筷子就安全了吗?来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报道。
年10月1日:湖南黑作坊回收发霉筷子,硫磺漂白后再出售。
年10月:龙岩一次性筷子黑作坊遭起底,用双氧水煮发霉黑筷子。
年8月:南宁捣毁一个生产劣质筷子窝点,至少查获1万发霉的筷子。
筷子没洗干净也容易产生黄曲霉素
很多家庭也都有这个习惯,筷子用到细缝发黑都不舍得扔掉,洗碗布也完全没有形状了,还在努力服役。而年轻人的早期肝癌可能跟我们使用的筷子有关。
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我们平时使用筷子来吃花生、玉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筷子缝里最容易藏淀粉,一来二去霉变了,黄曲霉素就藏在里面了。建议选择铁筷子,平时洗筷子的时候要记得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以便容易清洗掉。
新闻多看点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居家生活,除了筷子容易滋生黄曲霉素,还有哪些地方容易长呢?
1.发霉的花生玉米
黄曲霉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比如花生、玉米、大米、小米、豆类等。因为黄曲霉菌以孢子形式传播,食物容易牵连霉变,如果您发现有一颗花生坏了,那存放的一袋子的花生米都得扔掉。
.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3.不正规作坊的自榨油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霉,榨得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
4.久泡的木耳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条很火的新闻,浙江瑞安的一位消费者因为食用泡发了三天的黑木耳,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一度生命垂危。
对付黄曲霉毒素有妙招
油热了先加盐食盐对黄曲霉素的中和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黄曲霉素。在食用油倒入锅里加热后,放入少量食盐,搅拌10~0秒,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
多吃点绿叶蔬菜多吃绿叶蔬菜可以让我们平时不小心吃下去的黄曲霉素失效一部分,因为叶绿素能够阻止黄曲霉素的吸收,预防肝癌。
来源:杭州交通责编:沈健见习编辑:冯晨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