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木钢rdquo新产品桉

研发背景

我国桉树人工林约万公顷,年产木材超过万m3,约占全国木材产量的1/3。桉树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目前,约60%桉树人工林作为人造板原料,30%作为制浆造纸原料。由于桉树人工林径级偏小,生长应力大、易开裂变形。因而初级加工产品多,高端实木类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仅为3%-5%。主要以单板类产品为主,实木感差,应用领域窄,同质化现象严重。

研发历程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于文吉研究员带领创新团队,以桉木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桉木重组单元疏解技术、均匀浸渍渗透技术和固化温度场梯度控制技术,实现了桉木重组单元精细疏解、均匀浸渍和固化过程精准控制,生产出花色纹理美观、力学性能优异、环保性能优良的高性能桉木重组木,拓展了桉木加工精深产品谱系。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制定企业标准1项。产品已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用户反馈良好。

近年来,于文吉研究员带领创新团队及相关企业组成的产业创新联合体勇闯重组材科技创新“无人区”,破解重组材创新链、产业链上的“卡脖子”难题,共研发了25项新技术、5项新装备、12种新材料和10项新产品,相关技术入选了科技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以及国家发改委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年)和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绿色技术(年)》推广目录,是我国林草行业唯一入选技术;形成了余件包括原料、产品、设备、工艺的成套完备的专利体系,并在全球进行了专利布局,专利权覆盖中国、印度、欧、美、日等产品主要应用国;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1项;研制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4项。与此同时,还成功构建了以重组材料工程中心为核心,辐射全国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产品性能

经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参照GB/T-和GB/T-检测,室内用桉木重组木静曲强度最大值.0MPa、最小值.6MPa,弹性模量MPa,剪切强度14.98MPa,吸水厚度膨胀率0.90%,甲醛释放量0.mg/m3。室外用桉木重组木静曲强度.7MPa,弹性模量MPa,剪切强度10.47MPa,吸水厚度膨胀率3.90%,吸水宽度膨胀率1.30%。经广东省质量监督林产品检验站检测,防腐性能符合GB/T.1-Ι级强耐腐要求;材料被蛀后的完好等级平均9.5,平均质量损失率1.3%,白蚁平均存活率0.0%;防霉性能优良,对蓝变菌、桔青霉、绿色木霉和黑曲霉分别符合GB/T-标准要求。

经济效益

桉木重组木在室内应用可以提供各种定制规格,减少工厂备料工段,避免火灾和工伤隐患,降低前期高能耗工段和缩短加工周期,最终经济成本降低10%~20%。以户外栈道应用为例,18mm厚的重组材料每平米铺设成本约为元,防腐木约为元,菠萝格约为元,木塑复合材料约为元。综合考虑铺设成本、维护成本和使用年限,重组材料综合成本较防腐木(按照使用期限10年)下降约69%,较菠萝格(按照使用期限5年)下降60%,较木塑复合材料(按照使用期限3年)下降62%。

推广应用

目前,桉木重组木已经在德州华恒家具有限公司、广西加拿卑斯木结构有限公司、北京华融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批量化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

产品应用实例

更多详情请咨询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联系人:张亚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qumeijun.com/qbzz/10050.html


当前时间: